在坚定不移支持动态清零、坚定不移支持精准防控、坚定不移支持二十条优化措施的过程,近期在一些城市因为病毒的变化,密接居家隔离,甚至是阳性居家隔离正在成为很多人讨论的重点。 从周末的信息来看,居家隔离、低风险区的解封似乎正在成为大家迫切的需求。 27日深夜,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突然宣布取消24小时突击建设万人方舱医院更是让大家看到了居家的希望。 那么,“密接居家隔离不送方舱”、“阳性居家隔离不送方舱”是否可行?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 在临床看到,新冠给每个家庭带来的影响千差万别。
家庭成员有老人、孕妇一定要小心。 如果家里没有高危人群,那么邻居家是否有?他们是否有顾虑?
当然,他也坦承:“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或密接本人来说,大多数人是愿意居家观察的,但是还需要考虑家庭以及社区”。但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评估社区环境、家庭通风下水条件等,确保周围是安全的。 “居家隔离”的重点其实在于能否真正做到隔离,每一位在家隔离的人员是否能够真正居家而不外出,不下楼、不出小区、更不到重点场所聚集。这才是重点之一。 如果放开让居家隔离,又做不到居家隔离,就意味着完全放开了。 所以,在确定“阳性居家隔离不送方舱”的措施之前,我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先来摸一摸近邻小国新加坡的这块“石头”。 今天是11月28日,是新加坡室内不强制戴口罩的第91天,也是新加坡实施未接种疫苗的旅客,入境新加坡亦可免隔离的第91天。换一句话说,是新加坡放开的第91天。 结果如何呢? 新加坡统计了9月1日至10月15日的死亡数据发现,XBB病死率(为0.021%至0.062%)远低于流感病死率(0.1%)。也就是说,在有疫苗基本保护的情况下,病死率仅为流感的20%。
在同个年龄组的横向比较中,没有疫苗基本保护的重症风险是有疫苗基本保护的2.5至8倍,因此,建议大家还没有打够三针疫苗的尽快完成疫苗。 从无症状、轻症、重症的占比来看,具体数据如下: 0.03%死亡。 0.05%曾是/仍是ICU重症。 0.3%曾需要/正需要普通输氧。 99.6%为无症状/轻症。 当然,这些都是冷冰冰的统计数字,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却是身体健康或死亡的代价,是不可承受之重。 正因为如此,我们当前大量资源仍然投入到封控、核酸检测、隔离无症状感染者方面。而从长期角度考虑,正如联防联控公布二十条优化措施时所说,需要储备病床、药物等。 只有各种医疗资源储备完成,才能从“应控尽控”转向“应治就治”。 那么,问大家一个问题,按照美国放开之后一年之内90%的感染率,按照新加坡0.03%死亡、0.05%曾是/仍是ICU重症、0.3%曾需要/正需要普通输氧的比率来看,究竟需要多少床位才能平稳的渡过感染高峰而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呢。 我们以一个2000万人口的城市为例,做一个简单的估算。 西方国家大概用了一年左右时间让90%的人感染了一遍完成群体免疫,随后的新加坡用了9个月。由于有人存在多次感染的情况,所以,我们按全体感染一遍的群体免疫来计算。 九个月计270天,2000万人平均每天应感染7.4万人作为平稳期,按照均值的五倍来推算极限峰值,一个2000万人口的城市感染的峰值大约为37万人每天。 现在,我们按新加坡的数据来估算一下相应的医疗需求: 0.03%死亡:平稳期约为22人每天,高峰期约为111人每天。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很多是属于与其它基础疾病叠加造成的结果。病人、老人等是高危人群。应该更多的预防。 0.05%曾是/仍是ICU重症:平稳期37人每天,高峰期约为165人每天。 0.3%曾需要/正需要普通输氧:平稳期222人每天,高峰期1110人每天。 而住院的时间平均按五天计算,普通输氧平稳期和高峰期所需新冠病床数量分别为1110张、5550张。ICU重症平稳期和高峰期所需新冠病床数量分别为165张、825张。 按现在的方舱隔离数量来算,稍加改造能保证输氧已经足够。 只不过,还有很大一批人可能基于病毒的担忧,虽不需要输氧,但仍有住院需求。 他们更应该按照卫健委的要求进分级分诊治疗,需要应治尽治。 同时,还需注意,医疗资源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别,城乡差别。 有了阳性,有了症状,能免费获得药品,能免费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也就没有了恐慌。 病毒的传播很快,同时,病毒也是变化的,过去的数据只能参考,还得因时因势做出科学的决策。 我个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启这个过渡期,但迟早会开启的。而在开启前,整个社会的宣传、医疗物资的储备是成功的关键。早日达成共识,共克时艰,全面完成抗疫的胜利。 特别提醒:本人不是医务工作者,只能简单地罗列数据,不能做为参考。公共场所戴口罩,最便宜也最有效。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认识新冠病毒变种,有的放矢地稳控疫情。 来自:房价大数据 |